本網訊 大陽分公司3404綜放工作面在回風順槽推進至距停采線798m處時,遭遇X15無炭柱(延伸工作面最長處83m,走向長77m),橫跨大半個工作面,權衡利弊,該礦決定進行一次小搬家繞過X15無炭柱。
該礦綜放一隊和以往一樣按部署,制定方案,緊密施工,然而此次的通道作業,地質構造對這些采煤人卻非常的不友好。
坡陡頂碎
隨著工作面距無炭柱的不斷縮減,地勢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回風順槽開始進入上山巷,坡度達110,與此同時工作面也隨著呈上仰勢推進。在礦壓的作用下,煤體受壓而破碎,借重力之勢下行,不斷的造成片幫、冒頂,液壓架前空頂范圍一再擴大,現場難以控制。而此時又恰逢工作面進入通道作業,人員必須進入機道方可進行掛聯金屬網和鋼絲繩。按以往的作業流程,他們只需關注煤幫變化,頂板基本處于可控狀態。然而現狀并不樂觀,由于頂板的破碎,只要煤壁發生片幫,出現空隙,頂部的礦物就會不停的掉落,現場危機四伏,工作面推進困難重重,“隱患”與他們并肩同行,讓人心生恐懼。
然而,毫不畏懼的綜放一隊小伙子們迎難而上,作業中一再調整工序,積極面對。他們耐心地尋求方案:先割煤、再串板梁或打貼幫柱,掛網掛繩、再回柱、再割煤,不厭其煩地一步步堅持循環作業,確保工作面安全有序推進。
錨桿失效
隨著無炭柱的步步緊逼,現場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就在通道割煤完成12刀任務,準備甩框架打錨桿和錨索進行支護時,致命的困難又擺在大家的面前。由于頂板的破碎與老頂離層,長度2200mm的錨桿支護此時已變得毫無意義,而長度7200mm的錨索在頂板離層的狀態下支護,因無法凝固也一再的失敗,困難一再顯現。
但是通道形成標準毋庸置疑,它將直接關乎大家的安危和今后設備的順利回撤,絲毫麻痹將會帶來致命的傷害。此時已沒有了退路,在一次次不停地補打錨索中被動前行,抱著希望尋找完好頂板從而形成通道。
攻堅克難
保安煤柱一再縮減,當工作面推進至第16刀時,已到了極限,再走下去,到煤與矸石的交界處,情況可能會變的更糟。怎么辦?
“對即將形成的通道范圍注入加固材料,促使煤體凝固。經濟形勢盡管不好,但是員工生命安全很重要,即使浪費材料也要注。”礦領導下達命令。這是無奈之下的果斷決策。鼓舞了士氣,激昂了斗志。為保證支護強度,他們又改變原有支護方案,變原來的錨桿錨索交差支護,為全部錨索支護,并在架頂串板梁打點柱,更大地提高安全保障。
雖然現場采取了多重保障措施,然而他們不敢有絲毫松懈。針對多變的環境,不斷地調整作業工序,改變以往割煤后集中支護方案,采取邊割煤邊支護,甚至在頂板不好地段采取割一架支一架。他們艱難地挺進。
最終,歷經25個日夜,加固材料25噸,共打錨索220根、錨桿300根、掛金屬網740卷、鋼絲繩19根后,成功地完成通道作業,再顯“鐵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