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進入下半年,尿素市場舉步維艱,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煤化工公司樹立成本觀念,繼續以降本增效為生產經營主線積極尋求突破,使生產成本不斷刷新紀錄,11月份噸尿素生產成本較上月又下降20元左右。
“諸葛會”出實效,目標責任雙落實。針對持續低迷的尿素市場,以廠長為組長的成本分析會雷打不動,定期召開。會上將生產經營數據以時間分段進行比較,尋找生產組織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制定調整措施。對調整后的生產參數和環節實行動態監管,做到生產過程的可控、在控。將穩產作為降本增效的核心,月初提前制定產量任務,分解到班組個人,對未完成產量任務的嚴格考核,將目標和責任全部予以落實,大大促進一線員工精心操作、愛崗敬業。
多臺小手術,暢通系統“動脈”。該公司在煤氣洗滌上實施了兩臺“小手術”,一是在氣化工段熱水泵增加進口濾網,提高大循環水的洗氣效果;二是將半脫洗氣補水位置進行了變更,增大了半脫洗氣系統循環水量。通過這兩臺“小手術”,半水煤氣中的雜質明顯減少,原料氣壓縮機檢修頻次同時降低,打氣量得到提升。在提高尿素產量上,該公司增加了尿素蒸發加熱器預熱段,擴大了尿素蒸發換熱面積,尿素蒸發溫度由125℃提高到129℃,解決了因尿素產品水份而影響提高生產負荷的難題。
緊扣經營“脈搏”,算清明白賬。該公司在生產經營中勤算賬、明算賬,不斷改變經營策略和中心,追求降本增效最大化。針對型煤與塊炭300元/噸的差價,將型煤摻燒比例由64%提高至70%,月摻燒量達到19000噸。同時當月摻燒精洗高硫煤也由8000噸提高到11000噸,僅這兩項為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起到了明顯的助推作用。在兩煤管理上,該公司原料采購部門也主動出擊,積極協調購入質優價廉的煤炭,多部門嚴控煤炭質量,把好生產環節的“龍頭”,為企業的降本增效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