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來,煤炭企業虧損面已經達到80%以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2016年全國煤炭交易會上表示,預計第四季度虧損面還將延續上升趨勢。在此背景下,煤礦退出機制已經被提上日程。
根據《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報告》中的建議,在“十三五”末,中國應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將煤礦企業數量由2015年的6390家壓縮到3000家以內。
這份報告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系統中心、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內的20多家政府智庫、科研單位和行業協會等機構共同完成,于11月5日發布。
據《中國經營報》消息稱,煤炭工業協會以及相關部門已經形成了有關煤礦退出機制政策建議的初稿,其中將以市場化為主的方式推動過剩產能化解。
《中國經營報》援引一家大型煤炭企業人士表示,“預計中央會出一個指導性文件,但具體執行仍由各產煤省政府來主導。”
王顯政也在會上透露,各產煤省要制定煤礦退出機制的具體政策和確定退出的規模,并成為各省考核機制中的一部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在會上指出,需要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并重組。現在中國還有7000多處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每年的產能為5.7億噸,這些小煤礦生產力水平較低,安全保障程度不高,資源不能充分利用,也加劇了煤炭市場的無序競爭。
12月9日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價格動力煤指數為371元/噸,這一價格相對于年初的526元/噸下跌了近30%。
相比2011年的高點(860元/噸),煤價已經下降了58%。煉焦煤價格比年初下降約200元/噸。目前煤炭價格已經跌回2004年末的水平。
連維良稱,如果考慮到運費上調因素,實際煤價下跌更多。煤炭價格的下跌只是困境的一個表象,在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2%,國有煤炭企業整體由去年盈利300億元轉為虧損223億元。同時,企業應收賬款還在增加,融資難度加大,資金運轉緊張,減發欠發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情況上升,行業下行壓力仍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