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山西金融振興,最大的短板在資本市場,最大的潛力也在資本市場。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山西金融業振興的意見》,對加快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作了重要部署。《意見》對山西資本市場發展描繪出怎樣的圖景?未來一段時期,用好資本市場的抓手在哪里?就此,記者采訪了金融專家、山西證監局局長孫才仁。
資本市場是轉型發展的“加速器”
國內金融業發展到現階段,要挖掘金融市場潛力,就在資本市場領域。當然傳統信貸渠道也很重要,但資本市場是一個公認的突破口。
記者:資本市場是當今世界創新型經濟的“發動機”,強大的資本市場是推動實現經濟轉型的“加速器”。我們注意到,《意見》用相當篇幅規劃部署資本市場發展,這在山西還是第一次。怎么理解?
孫才仁: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金融振興推進大會并出臺《意見》,明確抓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意義非同凡響。《意見》全文充滿了對現代金融的闡述,對資本市場給予很高的定位。這是因為,國內金融業發展到現階段,要挖掘金融市場潛力,就在資本市場領域。當然傳統信貸渠道也很重要,但資本市場是一個公認的突破口。所以,《意見》提出要著力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記者:《意見》對資本市場發展目標作了規劃,比如直接融資規模、上市企業數量等。
孫才仁:是的。《意見》提出,最大限度提高股票和債券融資比例,力爭2020年,全社會融資總量比2014年增長60%,直接融資翻一番。企業上市方面,2020年,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掛牌)公司數量分別突破60家、30家、30家、300家,總數達到420家。
記者:為何提出這樣的目標?
孫才仁:時不我待啊。近幾年山西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取得了不小成績,但與發達地區比,非常滯后。全省上市公司僅有36家,在中部六省排第五位,總量不及江浙一個地級市。已上市企業中,有5家控股權發生轉移。還有許多企業上市后再融資能力差,有10家從未再融資。另外,我們的新三板掛牌企業目前只有十余家。客觀地說,過去煤炭黃金十年,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積極性不高,錯失良機。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負債比例過高、融資結構不合理的短板就顯露出來了。那些擅從資本市場融資的公司,通過權益類資產的增加,降低了負債比例,融資能力進一步擴大,在經濟下行中依然活得很好。而那些只會用貸款一個工具、不會利用資本市場的企業,這時候處境就艱難了。所以,《意見》提出加快企業改制,推動上市融資。各級政府、各類企業要從危機中找到轉機、生機,趕快補充資本市場知識,嫁接資本市場。態度要堅決,不可遲疑,不能淺嘗輒止。
記者:實現《意見》提出的直接融資目標,路徑有哪些?
孫才仁: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預計新股發行審核周期將會縮短,發行節奏將會加快。這是我省加快推動企業上市的機遇。當前要健全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綜合利用財政、稅務、工商等行政手段,建立企業上市直通車制度,推動規模大、實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上市融資。同時,要推動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用好資本市場。當前經濟下行、股市活躍,正是開展資本運作的最佳時期。要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和水平;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注入優質資產,開展股權質押融資,推動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煤炭產業金融化水平,激發國企和國控資源的活力,發揮上市公司在轉型升級中的整合和牽引帶動作用。此外,還要擴大債券融資,發展區域性場外市場,推動期貨交易,加快交易平臺建設,活躍金融要素市場。
加快企業股改是重中之重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破解融資難,首先把力量用到企業身上。從這一角度講,股改成為振興金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第一個抓手。
記者:實現金融振興,資本市場被寄予厚望。企業如何才能跨進資本市場大門呢?
孫才仁:企業要想對接資本市場,解決融資問題,什么都別說,趕快撲下身子進行股份制改造。
記者:這次出臺的《意見》就把加快企業股改放在了首位,提出要培育合格市場主體,應該說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
孫才仁:是,可謂對癥下藥。近年來企業上市步伐緩慢,主要原因就是改制慢,股份制公司數量少。全省有13.5萬戶中小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只有500多戶,而實際按股份制改造后規范運行的企業不足400戶。多數企業規范性差,普遍存在股權結構單一,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資本市場頭一道門檻就是要求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股份有限公司。而我們多數企業就是先輸一招,被擋在了資本市場的門外。企業是經濟的細胞,破解融資難,首先把力量用到企業身上。從這一角度講,股改成為振興金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第一個抓手,具有了基礎工程的意義。
記者:要抓好這個基礎工程,必須先找出股改慢的原因。
孫才仁:原因很多。從企業家來說,主要是觀念問題。一些家族制企業不愿意搞股份制,只算小賬、眼前賬,不算大賬、長遠賬。還有地方重視不夠、基層中介機構服務不足的問題。
記者:學習《意見》,發現許多新政策正是針對這些問題的。
孫才仁:是的。《意見》提升了資本市場在政府工作中的擺位,尤其是股改這一塊,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加強對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組織領導,成立專門機構,出臺扶持政策,強化宣傳培訓,建立激勵機制。王儒林書記在“5·29”講話中也指出,各級政府都要明確中小企業股份制改造的主管部門,制定中小企業股份制改造規劃,對企業參與股改,制定專項優惠政策,對上市、掛牌、融資的企業進行獎勵,對改制前產生的稅收問題,要研究制定優惠政策。要開通服務于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綠色通道,在土地、稅收、補貼、確權等方面給予支持。
記者:如果這些好政策落到實處,股份制公司越來越多,山西資本市場還愁發展不起來嗎?
孫才仁:企業股改就是突破口,走了這步棋,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才能形成梯隊效應,逐步進入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主板。而且股改成功之后,即使暫時不能上市,企業的融資能力也會增強。可以實現股權融資,就是銀行,也會因為企業變得規范而高看一眼。另外,股改還會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在融來資金的同時解決企業文化的問題。所以,眼下我們一定要動員企業家,全力以赴、只爭朝夕,以最快速度推進改制。
靠金融創新取得后發優勢
山西應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大力培育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挖掘民間資金潛力,為緩解企業融資難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振興山西金融,離不開金融創新。而資本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市場。您認為《意見》從哪些方面推進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孫才仁:《意見》對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許多創新性安排。包括:綜合利用債券工具,創新債權融資方式,探索推廣并購債、債貸組合、可續期債券等創新品種;加快山西股權交易中心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建立轉板機制,探索到滬、深證券交易所延伸掛牌的路徑;加大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的培育力度,研究出臺基金發展的專項激勵政策;加快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設,推動煤炭產地現貨交易向場外交易、期貨交易發展;穩妥發展互聯網金融,推動第三方支付、P2P、互聯網理財、股權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針對科技創新城發展,創新科技企業融資模式,通過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信托投資計劃等方式,擴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模式;等等。
記者: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對推動科技創新、培育現代企業、破解融資難有重要作用。
孫才仁:私募、創投是發展山西資本市場的重要抓手,應該在全社會廣泛發展。《意見》也提出要加大培育力度,以調動本地社會資金,增加企業長期資本。我認為,山西應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大力培育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挖掘民間資金潛力,為緩解企業融資難提供有力支撐。要加快完成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文化產業基金、旅游文化和體育產業基金的組建,加快推進縣域城鎮化建設基金擴大試點,支持做好農業風險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組建煤電產業基金、城市保障房建設基金、醫療養老產業基金。
記者:還有一項剛剛興起的金融創新,山西和發達地區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孫才仁:對,是互聯網金融。《意見》提出要穩妥發展。互聯網金融屬于非標準化金融,山西可以搶占先機。互聯網金融有許多形態,其中股權眾籌目前是我省探索的重點,也是未來創新的一大方向。我把眾籌市場稱為“五板市場”,排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四板”之后。我省股權眾籌已經成功起步,用互聯網金融手段,輔之以資本運作技巧,可以滿足中小企業和“三農”企業個性化、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作為非標金融,基于互聯網平臺的股權眾籌投融資門檻都很低,從幾百萬到幾萬都可以實現。最近,省內上線的山西高新普惠眾籌平臺,就是從眾籌融資開始介入的互聯網綜合融資服務平臺。
如果我們把《意見》精神落到實處,勇于創新,或許可以在股權眾籌方面獲得局部突破。
金融知識鏈接
■多層次資本市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我國最初設立滬、深交易所時,只有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主板市場,層次單一,難以滿足大量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2003年中央提出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2004年我國推出了中小板,2009年推出了創業板,2012年成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并初步形成了由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構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對現代資本市場復雜形態的一種表述,是資本市場有機聯系的各要素總和。從交易場所來看,多層次資本市場可以分為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根據發行和資金募集方式,可以分為公募市場和私募市場;根據交易品種,可以分為以股票債券為主的基礎產品市場和期貨及衍生品市場。
主板(含中小板)主要為大型成熟企業服務,創業板主要為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服務,新三板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的中小微企業服務,區域性股權市場主要為特定區域內企業提供服務。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非公開方式向投資者募集資金設立的投資基金。根據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契約型基金、公司型基金、合伙型基金。
根據投資方向,私募基金可以分為:主要投資于公開交易證券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非公開交易股權的私募股權基金(包括創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藝術品、紅酒等特定商品的其他私募投資基金。
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的類型主要有:成長基金,投資于成長階段企業;并購基金,主要以控股方式投資于穩定成長期的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可以提供連續三年以上的反映盈利能力或潛力的財務報表,通過企業內部重組和行業整合來幫助被收購企業確立市場地位;重整基金,專注于為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提供財務拯救;夾層基金,通常以股債結合的形式投資處于穩定成長期而上市之前的企業;母基金。投資于其他基金、集合計劃;等等。
■創業投資基金
創業投資基金是股權投資基金的一個特別種類,主要投資未上市創業企業普通股或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等權益的股權投資基金。
由于創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中小微企業的創業階段,因此世界各國均通過特別立法,一方面明確財稅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對其投資領域進行引導,以確保政策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