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丹峰化工為確保造氣爐吃上“精”料,從制度建設、現場治理兩環節入手,保證原料煤數量的同時更注重質量,為生產裝置穩定運行注入了一劑良藥。
制度建設規范便捷。他們修訂了兩煤出入庫管理制度和流程,設立三道關卡。第一道關卡由原料庫過磅員和財務科監磅員共同監督執行,當承運車輛入廠時,原料庫過磅員據實過磅,重點關注車輛牌照號、毛重、礦發數數據,財務科監磅員驗收承運車輛的基金票并登記陜西省煤炭銷售票回收明細表,這道關卡重點核實礦發數與過磅數的數量差額,從源頭上把好煤炭數量關;第二道關卡由原料庫保管員和財務科監磅員執行,原料庫保管員對入廠承運車輛的矸石和煤粉進行驗收并檢查車輛GPS安裝是否到位,監磅員全程監控驗收過程,這道關卡重點監控煤粉、矸石、水分含量,從源頭上把好煤炭質量關;第三道關卡由化驗分析員執行,每天下午化驗分析員對煤炭進行抽檢化驗,車車有采樣,批批有化驗,動態跟蹤煤炭的發熱量,保證原料煤煤質優良。
現場治理重視細節。針對原料煤二次倒運形成的炭轉粉,他們結合每天原料煤的實際用量,盡量做到當天購進的炭塊當天使用,減少二次倒運的頻率。為避免鏟車在工作過程中對炭塊碾壓形成炭轉粉,提前在卸炭塊的時候為鏟車留出車道,避免鏟車碾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