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全公司開展創新增活力,管理出效益活動中,望云分公司涌現出許多優秀班組長。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帶頭從細微入手抓管理,為企業默默地創造著效益。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念好修舊利廢,挖潛增效這本經的——
田兆慶:能維修利用絕不買新的
“能維修利用絕不買新的,如果什么都買新的,不想辦法維修,那得花多少錢呀?”這是望云分公司機電隊副隊長田兆慶經常說的一句話。田兆慶說到做到,在設備檢修時,他總是先看同類型號的廢舊設備零部件是否有被利用的價值,如果有,他們決不領新、買新。
在望云礦安裝東區主副井提升皮帶運輸機時,為降低設備購置成本,田兆慶和機電隊隊長琚國偉多次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原來東區主井提升皮帶運輸機在以前東區生產時雖然已經使用到了極限,但還有維修利用的價值。便決定對其進行修復、再次利用。
在修復過程中,田兆慶每天一大早便換上入井的工裝、戴上礦燈,與機電隊一幫年輕人在皮帶走廊內一干就是一天,他們把那些變形、腐銹嚴重的托輥架,一架一架的拆卸下來,利用廢舊溜槽鋼板制作新的托輥架,對其余的進行補焊、加固,對有破口的皮帶進行切割、重新對接。經過二十多天的修復,他們制作了新的托輥架四十余架、利用12#槽鋼重新制作了皮帶機機尾,修復皮帶運輸機滾筒3個,使廢舊設備得到了重新利用。用田兆慶的話說:這一部皮帶輸送機總共一百二十米長,上下二百多米,一米皮帶按150元算,光皮帶就得三萬多元,再加上托輥架、滾筒、變速箱等,如果不想辦法維修,那得花多少錢呀?
韋鐵鎖:有創新才能增效益
韋鐵鎖是望云分公司云發公司蘭云鑄造廠廠長,韋鐵鎖有著一顆熱愛工作、熱愛創新的心。當發現有影響生產的技術問題時,他總是在第一時間找資料、繪圖紙,嘗試著通過改進設備為廠里解決技術難題,提高生產效率。
前幾年,云發公司上馬了消失模鑄造工藝,剛開始生產時由于金屬液的充型特性、涂料性質、模樣的熱解技術不成熟,造成鑄件澆注時塌箱、表面增碳、鑄件夾砂缺陷(即通常所稱的“白色”缺陷),導致產品報廢,或只能做低端產品,無法滿足用戶要求。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韋鐵鎖動腦筋、想辦法,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改進,最終新型的“消失模鑄造模型”改進成功。改進后的消失模鑄造模型,水玻璃砂上型、水玻璃下型以及立澆道形成無縫隙平面密封體,干砂通過時抽不到鑄型內,故不存在夾砂,不會形成白色缺陷,使消失模鑄造實現了無白色鑄件生產。從此云發公司從只能生產一般鑄件,轉向高端產品煤機的主要配件和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而且該消失模鑄造模型易操作,比原來的冒口節約36%,節省鐵液50%,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前不久,他的這項創新成果在繼“車床用快速挑扣裝置”獲專利后又一次榮獲2013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崔曉輝:修修補補過好緊日子
崔曉輝是望云分公司機電隊機修組組長。機修組擔負著全礦各生產單位的設備檢修任務,從這里出庫的配件最多。控制成本、減少開支是崔曉輝常年遵守的一種節約理念。他常說:緊日子里更要練好修補功。
在設備檢修中,凡是能用到的軸或軸承他都要進行拆卸、清洗、重新利用。在檢修井下所用的40型變速箱時,從一軸到四軸,往往不可能都壞掉,很有利用的空間,有時為了修配一臺變速箱,他甚至要拆卸兩到三臺。還有在每次修配40型機頭或機尾時崔曉輝總要親自到堆放廢舊設備的地方去尋找,有些可修也不可修的他完全可以很省事的告訴隊里去開一部新的來組裝即可,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利用廢舊的溜槽鋼板對機頭或機尾這補補、那焊焊。在給井下做水管彎頭時,他會先去堆放廢舊鋼管的地方尋找,如果有角度、尺寸差不多的他就取來稍微改動一下即可。用他的話說,這樣不但節省了勞動時間,還節省了材料,同時還能提前完成工作任務,何樂而不為呢?
今年5月份,工作面前溜一套鏈輪組件因磨損過度退出使用,更換上了備用件,以致仍需一套備用件。在綜放隊機電副隊長王瑞金的建議下,他們倆決定試著選用廢件中好的部分組裝一套完好的新件,他們先在廢料堆里把所有的廢舊鏈輪組件找了出來,經仔細挑選,竟然發現正好有一左一右兩個鏈輪可以使用,接下來崔曉輝用油浸、加熱等方法費了好大勁才把兩個鏈輪從總成上卸下來,再找齊所有的部件進行仔細的清洗,裝配,更換了幾個密封圈用去幾十元,就這樣,一套價值52000元的鏈輪組件組裝成功了!經技術人員現場檢測,這套組件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在日常工作中,一條廢舊螺絲、一個剩余焊條頭,還有氧氣、乙炔氣是否隨手關閉,電焊機是否隨用隨開,這都是崔曉輝所關注的。在他的影響下,本組員工個個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