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快把扳手拿過來!”6日上0點班,在三盤區(qū)運輸巷,工作面探水的楊新明聽到了電修工王中斌的呼喚。
“咱們把這臺舊操作臺上的高壓管全部拆下來換到工作面用的探水鉆上,光這十幾根高壓管,買新的得好幾萬呢?”伯方礦開拓一隊電修工王中斌盤算著。
把報廢設備上有用的東西拆下來利用對該隊電修組的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幾天前,該隊分管電工的副隊長張民就把工作面損壞的錨桿鉆機拼湊了兩臺;電工劉建勇更是將拆下來的真空器、換向開關(guān)、截止閥等發(fā)現(xiàn)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全部收藏進了井下電工房。
運輸巷的緊鏈器壞了,老李準備領臺新的,被張民知道了,命令上零點班人員下班把緊鏈器抬上來,更換了損壞的配件,照樣正常使用。
每天開班前會,該隊隊長程新義總在算著經(jīng)濟帳:“一臺探水鉆四十多萬,緊鏈器也得一萬多”。路雖短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省不少啊!”
“節(jié)約真是大文章,增收節(jié)支巧用心,從身邊事做起了不得。”他們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降本增效的秘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