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大力開展“節支降耗”活動是伯方礦綜采二隊看家理財的重要舉措,隨著職工節約意識和成本觀念的不斷增強,“節支降耗”的行動在日常工作中無處不在。現在請你隨筆者走進該隊,看他們 “厲行節約,降本增效”有哪些“快動作”。
巧節約擠效益
“虎子,下班和我把放置在咱們聯絡巷的10噸壞吊鏈給抬上來,以備修理……”,機車上綜采二隊的驗收員馬海平給虎子下達任務,虎子聽了頻頻點頭。近期,該隊“修舊利廢”的項目,已經細化到班組、個人,在“增收節支”這賬上,該隊本著“精打細算”、“細致入微”的原則,力促增收節支取得成效。
“堅持能用舊的,不領新的,對井下閑置和廢棄的物品,及時回收,另外,現場設備、物料、材料很多,只有長期嚴把管理、監督、獎懲三道關口,才能算好本隊節約賬。”綜采二隊書記陳振家說。
該隊依托礦上“鞏固提升年”的主題活動部署,對標材料精細化管理與內控管理,制定實施了節支增效、創新創效以及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等管理制度,力求通過措施和指標,并把生產任務、生產成本的壓力和責任層層傳遞到班組與每位員工頭上,讓員工樹立起“不敢浪費、浪費不起、也不能浪費”的理念,同時對每日每月材料消耗進行全面預算,對材料消耗與設備能耗建立應對辦法,并對每班節支降耗的落實情況和任務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
“以前材料用了多少,月底才知道,現在先做材料預算,材料用多少領多少,能回收利用的就盡量不領。每一筆材料領取的時間、數量和使用情況都有據可查。今天材料用多了,明天就有意識地去控制”。該隊文書陳興龍如是說。
人人細算成本賬
皮帶組大組長原小紅是出了名的“扣門婆”,大件大摳,小件小摳,工具箱不及時鎖上考核5分,工具看得緊繃繃的,就連散落在路邊的楔子、扯木他都要物歸原位,班組成員開始時對他頗有微詞,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他勤儉節支的言傳身教,班組成員習慣成自然,都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摳門節支”的良好風氣。遣棄的風筒和堆放在聯絡巷的液管被副組長牛建光拼接成了巷道的灑水降塵管,利廢又降本,一舉兩得;3118工作面搬遷3115工作面時,職工畢建軍“慧眼識珠”,把散落一旁的廢棄柱腿,回收在工具箱,“現在清潔設備,再也不用每天到隊部領紗布啦,瞧,這不有現成的嘛”,他高興得合不攏嘴。
檢修組組長三栓要求班子成員上班時要帶齊全鉗子、扳手、六棱方等檢修家具,并時刻備帶密封圈、卡子、接頭等配件,以備現場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隨時養成“時刻準備、時刻解決、節省時間”的好習慣。班組成員秦潮說:“自打把那些細碎的小零件整理起來以后,檢修時需要什么就能很快拿出手來,不像以前,方到用時卻踉踉倉倉悶頭找啦。”
該隊引導職工從細節入手,從崗位和點滴小事做起,培養節能降耗的意識,“小”習慣,逐漸養成“人人精打細算,個個當家理財”的好風尚,潛移默化中形成了“節約的就是省下的,省下的就是賺下的”的濃厚氛圍,同時,用節儉增效懲獎機制,激發了班組活力,讓員工的節支積極性頓時調動了起來。
|